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人工智能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等要求,2023年7月7日至11日,“网络空间安全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创新”培训班在东北师范大学传媒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下简称示范中心)顺利举办。
本次培训班由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全程指导、中科大数据研究院主办、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与中科高维睿思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相关专业从事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及管理工作的40余名教师参加此次培训。
7月7日上午,“网络空间安全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创新”培训班开班仪式在示范中心西楼313小剧场举行。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张钢副会长作为培训指导单位代表在仪式上致辞。他指出,在当前数字化时代,网络空间安全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次培训正是聚焦以上两个重要领域,通过复现经典案例、拓展创新应用等方式,为一线教师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启示,为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提供数字赋能,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创新发展。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院长、传媒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张文东教授作为承办单位代表为本次培训致欢迎词。他表示,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战略部署,本次培训恰逢其时。希望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加强校际教学交流合作,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共同为高校人才培养做出卓越贡献。随后,中国传媒大学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林卫国教授作为参训学员代表发言。他首先对培训班主办方、承办方为大家提供学习交流平台表示感谢,指出作为网络空间安全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领域的教学及研究人员,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他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培训学员们能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以培训为平台增进交流合作,共同推动网络空间安全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本次培训内容包括网络空间安全经典案例复现和ChatGPT创新应用赋能两部分内容,主要采取专题讲座和实践操作等方式进行,分别由中科计算技术创新研究院网络安全专家王超、杨敏及赵静宇博士作主讲人。
培训结束后,示范中心还就高校教师的心理压力与调试问题,特别邀请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盖笑松教授为学员们作心理专题讲座,讲座以理论讲授、案例教学和学员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员们认为对心理压力问题有了更全面、更深层次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应对方式方法,纷纷表示受益匪浅。随后,学员们前往吉林红色教育培训基地伪满皇宫博物院和长影旧址博物馆开展参观教学和分组实践。
本次培训为参训学员们搭建了一个高水平学习平台,有效推动了校际交流合作,对学科交叉研究与人才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我院教师通过此次培训不仅对网络安全与人工智能领域专业知识有了全面了解,还提升了对前沿技术的掌控力和应用力。学院将继续守正创新,以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共同创造一个网络空间安全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创新的美好未来。
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
2023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