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学院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学习兴趣与动力,4月23日,第二十五届“理想与成才”报告团巡回报告会在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123教室成功举办。

本次报告会邀请到了买苏米古丽·卡斯木和张黎两位东北师范大学的优秀学子作为嘉宾。他们来自不同专业,但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优异成绩,有着独特而精彩的大学经历。
报告会上,来自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本科生买苏米古丽·卡斯木分享了自己在守边教育道路上的探索与坚持。她出身大山里的村小,怀揣到内地读书的梦想,凭借努力考入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尽管文学功底和语言表达能力薄弱,但立志投身教育事业的初心开始萌发。大学期间积极冲破语言关和学习障碍,通过在课堂前排听课、与老师交流、担任课代表、参加自学自讲等方式提升自我。在各类比赛中取得成绩,实现成绩进步并成功推免保研,还通过多种方法提升普通话水平。并且担任多个学生干部职务,活跃在学生工作一线,累计服务时长400余小时。参与多项志愿教学、支教和科研项目,包括寒假云辅导、社区支教、暑期支教等,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她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古文字研究的期待,参与古文字相关工作。决心接过父母护边接力棒,将文化传承与教育守边相结合,为家乡新疆的发展贡献力量。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博士研究生张黎,在报告会上详细分析了文科发展现状与个体策略,以复旦文科招生比例下降为例,指出文科面临消亡困境。强调个体发展要关联宏大叙事,在长生命周期规划回报预期,避免受短期波动和社会焦虑影响。还讲解了嵌入与脱嵌的平衡和优绩主义与“附近”的意义,通过自身经历说明在抑制主体性的环境中要发展脱嵌能力和适当介入意识,当老师能发挥个人主体性。通过对高校青年教师学术生活的研究,揭示其时间病理和“竞速文化”,受行政评价体系和绩效权威影响,青年教师需理性审视时间辩证法。他最后和学生们分享了成长秘诀与期望,建议不要有“洁癖”,大胆表达观点,减弱完美主义和考试思维,专注自身理解。希望大家找到契合自身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 。

“理想与成才”报告团巡回报告会通过“身边人讲述身边事、身边事影响身边人”的方式,为学生们树立了一个个可学可比的榜样,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做先进的良好氛围。此次巡回报告会的成功举办,让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的学生们深受鼓舞和启发。希望传媒学子以此次报告会为契机,向优秀榜样学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努力拼搏,在大学这个广阔的舞台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未来,学院将继续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继续贯彻“素质全、基础实、专业强、应用快”的人才培养思路,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初审:肖鑫
复审:张丽伟
终审:关丰富
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
2025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