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成功召开戏剧教育新专业建设研讨会

【来源: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成功召开戏剧教育新专业建设研讨会 | 发布日期:2025-04-25 】

为服务国家文化战略,推进新文科改革,赋能东北文艺振兴,我院于2025年4月25日举办戏剧教育新专业建设研讨会,会议围绕戏剧教育专业申报情况和背景、学科建设基础、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保障措施与资源投入、学科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广泛听取校内外专家意见建议。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教育系主任周艳教授、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主任沈亮教授、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戏剧教育专业周笑莉教授,吉林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崔亚卓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王向东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魏冶教授、学校机关部处相关负责人以及学院领导班子、系主任和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院长史册教授主持。

会议伊始,由王向东教授代表学校致辞。 分析当前学校在专业调整与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指出推进新专业发展的紧迫性,在面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学院层面需优化专业布局,整合资源,提升学科竞争力。最后他对与会专家教授的莅临指导表示衷心感谢,期待通过此次研讨凝聚智慧,共谋发展。

随后传媒科学科学(新闻学院)阴艳副院长进行学院专业情况汇报,介绍了学院包括专业设置、学科发展、科研和创作实践中成果等在内的专业情况。学院始终坚持以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传媒人才培养基地为总体定位,坚持素养全、基础实、观念强、应用快的导向,致力于培养一批美的传媒人。

新专业建设介绍部分,由我院戏剧教育专业联络人王洋向与会专家专家们进行汇报。通过申报背景、建设基础与筹备进展、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保障措施及资源投入、未来发展规划五个从层面切入,要通过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创新以及教育理念更新等举措来提高教学质量;依托项目驱动教学、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等途径来培养创新型人才。开设专业之门、学校之门,以此持续推动戏剧教育学科生态体系的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

专家研讨环节中,周艳教授强调“戏剧知识与技能+戏剧实验与体验+戏剧传播与育人”三模块作为学生培养方案。以专业课程设置安排为切入点,讨论学校课程名称和教学内容的调整以及师范类学校中戏剧教育设置的重要性。此外周艳教授提出学院可计划建立开源模型,帮助学生提前掌握各学科的语文和英语等知识,以提高跨学科能力。

沈亮教授指出AI时代戏剧教育面临的挑战,强调其在塑造人的独特性、落实美育目标中的重要意义。他呼吁高校加强协作,共同推动相关政策落实,以艺术教育赋能新时代人才培养。特别赞扬我院在全国美育教育中的先锋角色,认为学院以戏剧教育专业建设率先探索美育实践,为全国提供了可借鉴的示范样本。

周笑莉教授高度评价学院戏剧教育课程体系,认可我院在专业核心课程构建与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具有基础扎实、架构完整的鲜明特色。建议进一步深化"教育剧场"特色模块、完善艺术管理课程群,学院有望打造全国师范院校戏剧教育的示范样板。在专题研讨中,周教授立足新时代美育需求,从价值内涵、实施策略到师资建设,为专业发展提供了系统而富有建设性的指导方案。

崔亚卓教授高度认可东北师范大学戏剧教育专业建设的系统性与前瞻性,期待新专业落地后,以更紧密的校际合作身份深化交流,通过共建创作实践平台、共享人才培养资源、共拓社会服务渠道,全面提升东北地区戏剧教育的整体水平,共同培育富有黑土文化特色的戏剧教育新生态。

魏冶教授表示戏剧教育专业具备良好的学科基础与发展机遇,未来需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通过优化师资队伍、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专业从特色化走向高质量,对专业前景表达了坚定的信心。

王向东教授表示,学院要以戏剧教育专业申报为契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战略,通过行业共建、资源优化等举措积极应对教育变革。特别指出,作为师范类院校,应当重点培育戏剧教育专业的差异化特色,打造具有示范价值的戏剧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立足师范教育优势,探索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戏剧教育实践范式,是积极响应国家美育政策的重要举措。

史册院长在总结中指出,戏剧教育构建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师范人才培养新范式。这种“艺术+教育”的双向赋能模式,在传承师范院校扎根基础教育的传统优势的同时,开辟“以戏剧重构教育生态”的特色育人路径。





初审:肖鑫

复审:张丽伟

终审:关丰富

传媒科学科学(新闻学院)

2025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