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机构设置
学院文化
学院精神
院系设置
影视编导
播音主持
新闻学系
广告学系
数字媒体
师资队伍
博士生导师
专任教师
实验管理
行政管理
教育教学
本科生教学
研究生教学
精品课程
实验中心
科研工作
科研团队
学术论文
学术著作
科研项目
科研奖励
党建工作
党委介绍
规章制度
党建活动
学生工作
学工队伍
团学组织
学生活动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就业推荐
案例教学
简介
新闻实务
广电实务
媒介伦理
公共关系
网络舆情
广告营销
媒介经管
东北亚
实验基地
电视台
网络媒体
下载专区
日常管理
奖励惩处
典型培育
就业推荐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正文
东师传媒讲坛系列:国际传播中媒介伦理的理性回归
【来源:东师传媒讲坛系列:国际传播中媒介伦理的理性回归 | 发布日期:2015-09-18 】
2015年度“东师传媒讲堂”系列报告第一场于2015年9月15日在传媒科学学院举办。传媒讲堂邀请传媒领域优秀教师为传媒专业学生带来传媒领域的传播资讯和研究动向,分享其在学术研究上的进展与成果,进而加深传媒学子对新媒传播学科和传媒学科的体悟与认识。今天邀请到的是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范颖为大家带来2015年度系列报告第一场,《国际传播中媒介伦理的理性回归》。
人类的一切活动均是通过话语来实现的,范颖教授指出,作为国家软实力的象征之一——国际话语权,在国家的国际地位博弈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并且由于拟态环境的存在,信息是通过选择与加工而存在的。而作为公众,我们得到信息的途径主要是媒体,其中包括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国际传播要求标准化与透明化的今天,传播不仅是内容也是一门艺术,呼吁媒介伦理观的理性回归。
范颖教授通过梳理1963年至2013年中日媒NHK对中国报道,试图从中探索日本电视媒体涉中报道的变化轨迹以及日本公众对中国印象的变化趋势。1963—1970年为日本对中报道的初创期,报道内容基本是善意的,为中日的友好时代奠定了基础。1971—1980年间的日媒报道成就了八十年代对华好感的巅峰。1989—20世纪90年代对中报道走向恶化初期,进入21世纪之后,接连的负面报道使日本民众对华好感跌入低谷,例如01年小泉参拜靖国神社、04年亚洲杯及12年钓鱼岛事件,至2013年内阁府所做调查结果显示已经有80.7%的日本民众对中印象不好。通过对几个系列时间段的追踪观察以及参照日本内阁府所做的日本民众对中印象的舆论调查,再结合日本内阁府所做日本民众对中印象调查可以发现,对中印象的变化与NHK电视台所做纪录片传播内容变迁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
范颖教授通过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梳理50年间日本NHK对中报道以及日本民众对中印象的变化走向,来探讨与分析日本电视媒体与日本民众对中印象的关系。报告后,通过其自身的学习与研究实际,对传媒学子提出她关于求学与做人的经验、体悟与要求。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