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正文

东北师范大学艺术学名师系列专题讲座《戏剧本质与中国戏剧的历史转型》

【来源:东北师范大学艺术学名师系列专题讲座《戏剧本质与中国戏剧的历史转型》 | 发布日期:2024-05-09 】

为进一步推动我院艺术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2024年5月9日下午13:30,艺术学名师系列专题讲座《戏剧本质与中国戏剧的历史转型》在我院东楼123教室成功举办。此次专题讲座学院邀请了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戏曲小说研究所所长、《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委会副主任、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徐子方教授进行主讲。讲座由我院副教授滕锐老师主持,采用“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范围辐射达全国各高校上千名专家、教授、学子。

徐子方教授提出“历史方法对批评书写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讲座围绕“戏剧定义及其本质”“中国戏剧之概念及其本质”“历史中的研究成果及其不足”三个方面展开,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丰富的材料呈现以及扎实的理论输出,为在场师生提供了一场思想与知识的盛宴。

讲座伊始,徐教授首先从宏观层面对“戏剧”概念进行了基础性勾勒和论述。围绕戏剧共通点,从研究对象的涉猎范围出发,徐教授提出“扮演”与“故事”是构成戏剧的核心要素,因而有关戏剧的研究必然不能脱离“扮演”与“故事”。之后,落脚于“中国戏剧”,徐教授再次对其进行了概念廓清,进行了广义与狭义的中国戏剧概念界定,并将“中国戏剧”明确定义为“以舞台表演为中心,融合唱念做打于一炉,以剧本文学为基础,依赖观众直接参与的一门综合性艺术。”徐教授对“戏剧”以及“中国戏剧”概念的梳理与阐明,令在场学生对戏剧有了更加学理性的认知与体验。

其次,徐教授为大家提供了现有中国戏剧史研究的可参考资料,并在其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戏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如描述性研究居多,对中国戏剧研究的整体性较弱,对戏曲史与戏剧史界限模糊等问题,问题的提出不仅匡正了中国戏剧研究的应有路径,也为在场学生提供了后续研究思路。

最后,徐教授再次阐明了中国戏剧发展中的五次重大转折,即以参军戏为代表的成型转折、以固定剧场与南北方杂剧为表现的成熟转折、以作家作品为中心转变为以舞台表演为中心的转折、以戏剧的本土化为表现的现代转型、以话剧民族化与戏曲现代化为表现的分化与发展。徐教授认为“中国戏剧历次重大转折是我们今天必须面对的来时路”,只有正本清源才能守正创新。

中国戏剧的历史发展建立在传承和创新的辩证统一之上,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方有前途。

此次讲座梳理了“中国戏剧”的来龙去脉,帮助我院师生科学认知戏剧本质及历史发展问题,为在场师生提供了全新的戏剧研究思考方向。此外,讲座进一步赋能我院戏剧戏曲学科建设,为推动我院教师科研及学术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

2024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