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正文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部校共建新闻讲堂|《反思图像时代:图像的历史与哲学》

【来源: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部校共建新闻讲堂|《反思图像时代:图像的历史与哲学》 | 发布日期:2024-04-26 】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部校共建机制,构建完善复合型传媒人才培养体系,2024年4月26日上午10:00,部校共建新闻讲堂之——《反思图像时代:图像的历史与哲学》在我院东楼220教室成功举办。学院邀请到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凌老师主讲,本场讲座由我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阴艳副教授主持,吉林大学蒋蕾教授、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郭淼等高校教师及我院相关专业教师与学生参会。

马凌教授的讲座围绕两个主要问题展开:一是什么是图像?二是图像学研究的主要路径有哪些?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马老师对图像学的起源问题进行系统的讲解,从古希腊时期的图像志、前肖像学时代到二十世纪初瓦尔堡首次提出了“图像学”这个词命名对图像研究的方法,马老师聚焦这些变迁历程,从文化、技术与媒介的不同视角切入,详细解读,每个阐释附有相关图片资料进行佐证,从油画到摄影再到AI图像生成,甚至还有中国传统国画,多幅跨时代的视觉代表图片,为同学们在艺术知识层面和新闻传播层面的学习打开了通路。

马老师随后深入剖析了图像学研究的主要路径。她认为图像具有“人造性”“视觉性”和“文化性”三个基本属性,并从“艺术与技术”“生理与心理”“整体与历史”三个维度分别进行了阐释。马老师引用多名学者的观点,解析了新闻学与图像学的联系,并强调了在多元图像时代反思的重要性,马老师指出,图像作为手段,它把我们从各种事件的重压中解放出来,并能使我们生活在有意义的世界里;作为目的,它使人们分享共同体所珍视的目标,分享在共同交流中加强、加深、加固的意义。最后,马老师认为图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影响了我们的思维模式并且对我们价值观念的塑造产生巨大影响,鼓励同学们在图像过载的时代应保持独立思考,提升审美素养,发掘图像背后的深层意义。

此次讲座深入探讨了图像的历史发展和研究路径问题,为我院同学的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提供了前沿视角,为我院通过加强落实部校共建工作在学科、人才和教育教学手段等方面实现赋能,浓厚了我院的学术氛围,持续提升教师科研及人才培养水平,培养具有全面能力的新时代“美的传媒人”。






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

2024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