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正文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部校共建新闻讲堂|《生成式AI赋能传播及其战》

【来源: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部校共建新闻讲堂|《生成式AI赋能传播及其战》 | 发布日期:2024-05-10 】

为响应数字时代的号召,促进AI技术理论与新闻传播实践的深度融合,2024年5月10日上午10:00,由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主办,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吉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长春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新闻与出版学院联合承办的,部校共建新闻讲堂在我院220报告厅举办。部校共建是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复合型新闻人才,旨在提升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水平、转变新闻教育模式、捍卫宣传阵地,是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务实之举。

在本次讲座中,陈昌凤教授详细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引领知识生产和新闻传播模式的变革,深入分析了中国在数据化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生成式AI在模拟人类认知、自动生成内容以及提升新闻生产效率和质量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然而,中国的数据化转型仍存在不足,高质量数据对于AI发展至关重要。她指出,尽管中国在AI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数据质量、数据获取和数据管理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

陈教授强调,媒体工作者在数据积累、知识生产、文化传播及其国际影响力提升中起着关键作用。她呼吁媒体工作者积极适应技术变革,通过具有国际视野的工作,增强中华文化在全球传播中的影响力。陈教授在讲座中引用了多个实际案例,展示了生成式AI在新闻领域的广泛应用。例如,通过AI技术,媒体能够自动分析和生成新闻内容,提高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AI技术也在改善新闻生产流程、提升新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主流媒体如《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已建立了人工智能部门,通过AI技术提升新闻报道能力。她还提到,AI技术可以通过识别文本数据、图像、照片和卫星图片,提升新闻报道的能力,甚至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揭示新闻背后的真相。

此外,陈昌凤教授还讨论了AI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视频制作、视觉理解和声音识别等,通过AI技术,可以快速生成个性化的内容,提升用户体验和社会效益。她还提到,生成式AI在音乐创作、法律文书撰写、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创新机遇。陈教授指出,AI技术的发展不仅需要技术支持,还需要在伦理和社会责任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实践。

本次讲座不仅拓宽了师生们的学术视野,也为未来新闻传播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陈昌凤教授的深入讲解和实际案例分析,使在场师生对生成式AI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为我院“美的传媒人”教育理念落地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指导。






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

2024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