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正文

从中国早期电影史源起——国家社科基金助力青年教师学术成长

【来源:从中国早期电影史源起——国家社科基金助力青年教师学术成长 | 发布日期:2025-03-11 】

为拓宽我院学生学术视野,培养严谨学术精神与态度,2025年3月11日下午14:00,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传媒精英大讲堂——东北历史文化与文艺创作系列讲座《从中国早期电影史源起:国家社科基金助力青年教师学术成长》成功举办。本次讲座邀请长春工业大学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博士、中央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博士后徐瑶老师主讲,我院孟翀老师主持,青年教师与研究生同学们参与。

本次讲座从东北地域特色历史影视文化谈起,围绕徐瑶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展开,旨在为青年教师学术成长与项目申报提供经验借鉴与思考。讲座伊始,徐瑶教授首先介绍了她本人“影视艺术——电影史论、传媒文化——媒介与文化”两个研究方向,结合早期美学研究学术采风经历,通过介绍少数民族译制电影强调了少数民族电影作为文化情感纽带对于当下民族文化传承、文化自信树立以及民族团结的重要研究作用,其表征意义在国家大力扶持下对于学术选题确立、学术研究开展具有重大参考性价值。

史为论之基础,论为史之过程。徐瑶老师分享了她独立主持的国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体会,她表示由于东北特殊时期历史影视文化的遮蔽性以及史料本身的隐蔽性,开展学术研究必须在明确政治站位的大前提下秉持客观真实的历史治学态度,从口述史料中抽丝剥茧,集合历史亲历者的真实印象与独特感触,不断进行文化反思,给予这段历史以现实视角的文化考论与历史定位。

以此为切入,徐老师从项目选题、研究基础、研究思路、项目创新等六个方面给予大家真实恳切的项目申报建议,她强调结合自己兴趣,明确问题意识,不断创新,日积月累、颗粒归仓,将研究基础搭建常态化为日常学习收集与整理工作。老师鼓励青年教师与同学们怀抱对学术的深切热忱与家国情怀,回应时代关切,肩负文化责任,不断深入学术钻研与探索。

光影镌刻文化,本次讲座为我院学术建设纵深发展提供了具有实践意义的宝贵建议,帮助我院青年教师与学子了解当前学术界的热点问题、研究方向以及学术界的整体趋势,从而更好地定位自己未来的学术发展和职业规划。不仅如此,本次讲座也为我院培养具有广阔视野与学术能力的“新时代红色传媒人”提供了强大助力。





初审:肖鑫

复审:张丽伟

终审:关丰富

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

2025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