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铭记烽火岁月,共筑强国长城——“镜头记录历史,青春献给国防”专题研讨会顺利举行

【来源:铭记烽火岁月,共筑强国长城——“镜头记录历史,青春献给国防”专题研讨会顺利举行 | 发布日期:2025-11-05 】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增强同学们的爱国意识以及引导青年学子铭记历史、传承红色精神、强化国防观念,2025年11月5日18:00,东北师范大学党委武装部、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党委于学院123多功能放映厅联合主办“铭记烽火岁月,共筑强国长城”主题活动,活动通过情景演绎、诗文朗诵、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形式,增强了红色教育的吸引力,使红色思想和国防理念更加直观生动。

情景表演《山川异域》以细腻的表演演绎出了人性之光在历史中的永恒温度。山川异域,母爱同光。朗诵作品《一颗红心》再现英雄杨靖宇以铮铮铁骨铸民族英魂。铿锵的诵读声将英雄坚贞不屈、忠诚爱国的精神传递到现场每个角落。

随后,活动进入首场主题为“中国青年与国防安全”的无领导小组讨论环节。小组成员围绕“中国青年与国防的关系”“当前国防安全形势”以及“青年参与国防建设所面临的现实困境”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经过充分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国防建设不仅是国家和军队的使命,更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在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形势下,青年国防意识有所弱化、国防宣传面临传播瓶颈等问题尤为突出。



在探讨实践路径时,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结合自身专长提出具体建议。例如,传媒学子可发挥专业优势,策划“AI修复红色影像”“国防主题vlog纪实”“新媒体国防文案创作”等项目,以专业为刃,助力打破国防教育与青年群体之间的传播壁垒。整场讨论在思想碰撞中深化了共识,使同学们更加明确了自身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应承担的时代责任。

朗诵作品《不朽的口琴》将历史记忆转化为了生动的表达,以口琴作为意象,澎湃激昂地讲述出革命者的百折不挠、不可阻挡。“口琴”是将军的呐喊,是民族的脊梁。

在第二场以“中国青年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主题的无领导小组讨论中,与会同学围绕议题展开热烈交流,并在多个层面形成了共识。讨论得出,在人工智能伦理失序、关键数据泄露、网络意识形态渗透、生物安全威胁等非传统安全风险中,网络意识形态渗透是当前最为紧迫和关键的挑战。

基于此,小组成员一致认为:作为中国青年,应在社交平台积极传播正能量,弘扬美好品德;作为未来的传媒人,更应主动创作与传播红色题材作品,传承红色精神,巩固主流舆论阵地。此外,成员们也指出,人工智能伦理失序问题虽在当前阶段表现相对缓和,但其长远影响不容忽视,应予以持续关注。

讨论最后总结: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青年一代必须清醒认识各类非传统安全风险的严峻性与复杂性,并依据不同风险特点主动构筑思想与行为防线,为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贡献青春力量。

“太阳使号角折射出闪闪的光芒——号角依然在响。”最后,《吹号者》的朗诵作品以其深沉博大的情怀,为同学们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以传媒力量筑牢国防安全屏障的时代责任,也使“新时代美的红色传媒人”这一使命在青年心中愈发鲜明。作为新时代的传媒学子,我们理应秉持专业精神,深入理解国防教育的重大意义,用镜头记录时代脉搏,以作品映照国家发展。活动更激励着我们,要以一颗赤诚之心主动传承红色基因,在实践中淬炼本领,为国家发展与安全持续贡献传媒人的智慧与力量。




初审:肖鑫

复审:张丽伟

终审:关丰富

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

2025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