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案例教学 > 新闻实务

新闻实务

新闻实务案例

 

案例1:“在一线、在现场、在状态”

——《一水激活万水流》分析

案例简介

“河湖连通”工程是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确定的重大水利发展战略,又被列为“十三五”国家重点水利项目,这是国务院支持东北振兴的重大举措。

本篇报道的生命力在于作品本身对于时代的守望与热情,在许多江河断流、许多湖泊或是萎缩或是干涸的环境下,国内水资源的浪费情况也令人担忧,作者基于现状,转换思维角度,使得文章颇具新意,从“缺水不等于没水”下笔,另辟蹊径。

这还是一篇富有诗意和画面感的优秀之作,集中体现出文字通讯写作的创新思维。作者在语言修炼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才能够达到灵巧优美的意境,如何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对事件、人物等进行描述,形成优美的意境,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值得我们学习。

关联知识点

1.文字通讯

2.通讯与消息相比所具备的特点

3.文字通讯的写作特点

                                                 [作者:刘婷 谢文博]


案例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典范之作

——人物通讯《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分析

案例简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工作者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实践。记者张严平、田刚对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的采访,呈现出了一个爱岗敬业、心系家国、不惧艰险的基层特殊邮递员的形象。

王顺友二十年如一日,行走在马班邮路上,26万公里的行程,相当于21趟二万五千里长征、绕地球赤道6圈。在西藏山区的乡亲们的眼中,王顺友就是与外界沟通联系的唯一渠道,是他为乡亲们带来福利政策、带来亲人的嘱托、带来外面世界的模样。

案例中有许多作者的新闻视角、实地采访与写作手法和叙事方式值得学习,尤其是细节描写部分,是文章中值得分析的一大亮点。

关联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报道中应当掌握的党性原则和人民性原则。

2.文字通讯:文字通讯的写作特点以及叙事方法。

                                                        [作者:刘婷  谢文博]


 

案例3:传统纸媒“跨界”新闻短视频

——《柳州融水突围记》分析

案例简介

2017年8月,柳州杆洞乡因洪灾成为通信、水、电中断的“孤岛”,广西日报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一线,不惜冒生命危险两次突围发回新闻视频。广西日报后方新媒体形成高效运作的融媒体报道机制,采用新闻短视频的形式,将 “新、短、快、实、美”等特点集中在该作品中充分展现。该报道荣获第28届中国新闻奖首次设立的融媒短视频类一等奖,体现出融合新闻作品的报道策略与创新思维,体现了广西日报的融媒体队伍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本案例以《柳州融水突围记》为例,深度分析了传统纸媒“跨界”的过程,是媒体融合的一次生动实践,更是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积极响应。

关联知识点

1.新闻短视频:新闻短视频的内容特点与传播优势。

2.“两微一端”:评估各媒体在移动化平台上的发展状况、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3.融合新闻:融合新闻的采集、加工与特点表现。

                                           [作者:刘婷  王会子]

 


案例4:社会现实的“冰点”,深度报道的“焦点”

——《五叔五婶》分析

案例简介

20世纪90年代,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聚焦贫困、教育、失学等问题,力推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五叔五婶》一文是《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顺应国家扶贫号召,应运而生的一篇报道。文章从微观着手,关注一对儿平凡夫妻的生存状态,采用深度报道的写作手法,既体现了五叔一家人的勤劳朴实,又展现了处在社会边缘群体的人们所面临的困境与无奈,文章笔触细腻,感人肺腑。“冰点”周刊将五叔一家人面临的残酷现实通过报道展现给广大受众,不仅反映了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还呼吁了社会各层应给予边缘群体更多的关注与呵护。本案例以五叔一家为例,深度分析“冰点”人物的生存困境,折射了时代主题,反映了社会价值取向,助推我国“扶贫”事业的发展。

关联知识点

1.深度报道:深度报道的选题定位与写作技巧。

                                                   [作者:刘婷  王会子]


 

案例5:融合新闻的标杆之作

—普利策新闻特稿奖获奖作品《雪崩》分析

案例简介

在全球数字化的浪潮下,新媒体犹如立在潮头的后浪,汹涌的冲击着传统媒体。以故事化、人情味为特征的非虚构新闻写作逐渐在以美国为代表的新闻界兴起,使那些不适合硬新闻的严格标准的报道有了传播的理由,在增加新闻可读性同时也凸显出新闻的深度。在此大背景之下,《雪崩》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新闻报道的单一报道方式和固有呈现模式,在其报道中采用多种媒体形式和新媒体技术,与用户进行互动,全方位、多感官的进行报道,成为融合新闻的标杆之作。

《雪崩》即是以全方位、体验式手法,活灵活现的描述了发生在华盛顿州喀斯喀特山脉一次惊心动魄的自然灾难,全面具体的记叙了滑雪者的罹难过程,同时详细的讲解了雪崩的科学原理,高水平的写作、原汁原味的内容、连贯统一的行文,融合了多媒体的“三维特稿”是新闻的最大惊喜,优化了读者的阅读体验。这部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是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报道范式的探索和创新,集中体现出融合新闻的内涵和特点。同时也是特稿写作的一次创新尝试,从新闻作品的叙事角度、叙事方式、呈现形式、展开与互动、技术与艺术结合等维度为特稿写作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方法。

关联知识点

1.媒介融合:媒介融合的涵义、媒介融合的阶段、媒介融合的实践经验

2.融合新闻:融合新闻的特点、融合新闻的采编原则和技巧。

                                               [作者:刘婷  胡亚奇]